航道疏浚工程中水文气象条件对施工定位与深度(标高)控制影响较大,航道疏浚工程受水流速、流向、水位变化和风力的影响,给施工作业带来困难。高流速区域、横流作用区域、双向流区域以及风力作用,给施工定位带来难度;水位变化快(如水库调度对下游航道的影响、涨退潮影响等)、变幅大和河床演变快对开挖深度(标高)控制带来难度,而挖机智能引导系统恰恰克服了以上困难。
来宾至桂平 2000 吨级航道工程,航道起于来宾港兴宾港区宾港作业区,终于桂平两江汇流口,整治里程193.9公里,按内河2000吨级双线航道通航标准建设,通航保证率为98%,其中来宾港兴宾港区宾港作业区至大藤峡水利枢纽段182.7公里,设计航道尺度为3.5米×80米×550m(水深×宽度×弯曲半径,下同);大藤峡水利枢纽至桂平两江汇流口段11.2公里,设计航道尺度为4.1米×80米×550米,主要工程为疏浚工程、护岸工程、炸礁工程、陆上液压破碎、水下液压破碎等。
北京合众鼎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UES挖掘机智能施工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高精度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读取安装在挖掘机上的各种传感,解算校准过的主要输轴尺寸,获得铲斗实时精确的三维位置信息,彻底解决传统施工存在的问题,高效施工、智能化、减少用人成本,即使在视力不及的盲区也能引导操作手精准施工。支持破碎锤、铣刨头、铲斗等工装切换,支持船型、轮式、履带式,能够适配更多应用场景。
1、使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对挖掘机身定位;
2、结合机身定位采用角度传感器对挖斗定位;
3、应用挖掘机显控终端显示三维设计图,水下铲斗位置随时可见;
4、施工过程和质量随时在驾驶室内的显控终端软件上显示并在内存中记录施工后的水下地形数据;
5、一次成型,无需往复返工。
航道工程作业过程中,对施工位置、标高有着高精度的要求,高质量的作业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如何保证精准作业是目前航道疏浚面临的难题,挖机智能引导系统采用北斗定位系统,结合高精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工作面的空间位置及高程信息,实现高效作业,显著增加工程效益。
挖机智能引导系统为操作手提供实时导航,提供详尽的水下地形资料,使疏浚深度精密又可靠,实现疏浚作业智能化,返工量最小化,降本增效,保障项目按时完成。